建国后修谱和以前相比,发生了哪些变化?
一、时间
其实不然,表面的显著区别当然是时间。而很多事情随着时间的变化,都会变化。
二、格式
谱体宋后定型,欧苏二老当时也没有想到瓜瓞绵绵会这么费纸,所以后人就把格式简化了。很多旧谱“数世单传”,实际上就是修谱人“修己未修他”。负责任的留下“迁某地”或“不详”入口;若当时有矛盾,也可能干脆“不录”。再有,古人的“家规观”十分严格,违规就开除谱籍。比如当了道人,有后人也不让入谱。
现今修谱不必局限于欧苏谱体,可以根据现有的能力,修好后大家能看懂,就可以了。当然,实用性只是一方面。在经济条件许可、相当族人主张的前提下,追求“古味”和“艺术”,也是应该考虑的。
三、贤嗣录
续修谱除增添世系外,最主要的是增添贤嗣录(名人传记)。这是让族人骄傲的地方,是给族人增加自信的地方,也是家谱的精神财富所在,是制订家规家训的原型资料。
都说家谱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。历史的主要内容不是体现在世系表上,而是体现在各世先祖的功绩上。
什么是功绩?也就是做的善事,大到为国为民,小到为乡为家,既有伟人之功,也有世人之善。
四、很多旧规矩已经没有继承价值
1.宗法制度失效。古代宗法制度的本质是配合皇权管理。现今国家管理已经不需要宗族势力参与。所以族长没有什么执法权。
在长幼尊卑方面,古人强调宗子宗相制度,今人则完全忽视了这些,所以就出现了乱迁祖坟的现象。今人还往往错误地理解长幼尊卑。
其实旧谱中的“长幼”是指“年龄大小”、“尊卑”是指“辈份高低”。如今个别人把有钱和当官理解为“尊”,每逢家族活动时要么盛气凌人,要么喧宾夺主,仿佛自己是好大一盘菜。其实是不晓得宗法常识。
2.没有了族产登记。古时维系家族事务活动的经费,主要来自族产,当然也是大家的财产,在管理上也是极其透明和严格的。
现在也有族产,但已经不是全族所有。如旧祠堂,在谁的地盘上就归谁;新祠堂,谁出钱多,谁的名字就刻在功德碑的前面。
而古时建祠出资名单基本都是按房排列的,二房出钱再多也不能排到大房前面。这是宗法强调长幼的结果。其实,宗法在礼仪方面是有许多可取之处的。
3.祖茔图没有了。古时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”,而宗族在土地管理方面是代替皇权行使职能的。所以古时的祖茔地,相对都是明确的,家谱也就很容易记录墓地情况了。祖茔图也是旧谱不可缺少的内容。
现在已经无法记录了。一是土地性质变了,二是殡葬制度也变了。建国初期农业初级社时,祖茔地是不入社的;1953年底《关于农业生产合作社决议》发布后,就出现了平坟现象。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,平原地区的坟茔地基本没有幸存的。
山区保存了一些平民的祖坟。帝王墓、圣贤墓和民族英雄墓,因文化和文物价值得以存在至今。即使是衣冠冢也在延续着人们的情怀。殡葬制度还会深化改革,这是毫无疑问的。但新谱已经无法图记墓址了。
4.诰封、敕封没有了。古时,家族的荣耀主要体现在诏书上。这也是家谱主要内容之一,也叫荣恩录。
通常,为官者到新地履职,都要先拜访一下当地望族,给人家祠堂上点香,然后敬下谱,看看人家诏书有多少,都说了什么。
之所以要拜访望族,是因为望族在地方治理上是衙门的助手,甚至主导衙门。有丹书铁券的望族,小小的县令是惹不起的,而且还要照例以乡饮招待望族。
现今修谱已经没有这些东西了。中管干部的公示通知和任命决定,也带有这个味道,但本质内容已经变化,甚至成为新谱中的忌讳事项。
5.像赞要换方式。旧谱中的祖像也是后人画的,像不像是另一回事,族人认可就行了。其实,并不是每位先祖都有像赞的,多数是没有的。这说明古人修谱对像赞是很严肃的,无大功者一般不设像赞。现今修谱,这项可以忽略。
原有的就保留,没有的也不必新增,免得画蛇添足。真实的像是在有了照相技术之后,历史还不到200年,中国百姓有民国照片的,实际也不多。现今新体谱已经广泛采用像下有记方式,这是可取的。
六、新谱书中,可以单列章节的
1.姓氏源流;
2.字辈;
3.家规家训;
4.功德榜。这里说一下功德榜,现在,家族的谱祠墓建设,面临很多困难,不言政策因素,仅就出钱出力而言,在当下能够坚持为家族无私奉献的,占比是不高的,原因也复杂。
修家谱要树正气立新风,除贤嗣录之外,单列功德榜很有必要。很多族人不是大官也不是大款,但每逢族事都积极出资和出力,可能出钱不多,但境界可贵。对这样的族人,可按传、记、榜多种形式给予记录,既是对当事人的肯定,也是对后人的昭示。
5.家族文献。直接汇编就可以了,主要是家族文化研究的成果,包括争鸣。需要注意的是,那些“挖苦、讥讽”式的争鸣,不要收录,免得被后人笑话和埋下矛盾。
总之,新谱应该继承旧谱的文化遗产,但也不必受旧谱的拘束。比如用现代汉语行文,少些之乎者也;要么对旧谱文字加些注释,不要轻易删减旧序;……等等。新谱肯定要有创新之处,立足点是利于文化传承。